网站首页 > 评论 正文
AI真的可以代替创作者写文章创作内容吗?
xiexie 2025-04-06 15:55:53 0 评论我曾因 ChatGPT 内容错误而失望,认为它不靠谱。但深入了解后,我意识到它擅长语言组织,却不保证事实准确,适合作为辅助工具。看了微软的发布会后,我意识到将 ChatGPT 与搜索引擎结合,可能会引领信息获取方式的巨大变革。
从“失望”到“再思考”:ChatGPT 到底是什么?
之前,我曾抱着尝试的心态让 ChatGPT 帮我写一些文章(原文地址:订阅GPT会员)。初看生成结果,语言还算流畅,但一旦开始细看,错误简直数不胜数,最后我不得不花大量时间从头重写。那次经历让我对 ChatGPT 的印象直线下降,甚至一度决定放弃在写作中使用它。
那段时间之后,我对 ChatGPT 的认识开始慢慢变化:它并不是一个知识数据库,而是一个语言模型。它不会在乎内容是否真实,只在乎语句是否顺畅、结构是否合逻辑。说得通俗些,它擅长的是“看起来像真的”,而不是“确保是真的”。
语言上的花样,它有一套;内容的深度?却经常停留在表面。像 GitHub 上的 通义灵码 一样,它能快速完成一些结构化、重复性的工作,却无法完成真正高难度、复杂度高的任务。这样的 AI 更像是一个模仿者,而不是专家。
在我看来,目前 ChatGPT 的价值在于:如果你能给它足够准确、完整的上下文,它就能帮你快速组织、润色和简化内容。如果数据本身是空的或错误的,它很可能就开始“胡说八道”。
基于这些观察,我开始转变看法:AI 不会取代专业人士,但却可能逐步取代大量基础、重复的脑力工作。它也许做不了核心决策,但能成为日常工作中一个高效的小助手。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它输出的内容要“有依据、可验证”。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它的用途也就非常有限了。
最近,我看到有关通义灵码的报道,彻底意识到,为什么搜索引擎的市值会出现如此如此大的波动。因为搜索引擎的未来,可能真的要被重写了。
传统搜索引擎的“短板”
我们长期依赖的搜索引擎,其实解决的是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首先是,查找事实和信息索引:从新闻、百科、数据、文档、产品、服务,应有尽有。
其次,服务发现:寻找电商平台、维修服务、App 软件……
最后,内容可信度排序:通过 Rank 算法,优质内容更容易出现在前列。
搜索引擎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广泛的“信息大门”,但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
关键词驱动而非语义驱动:我们必须不断调整关键词组合,试图匹配引擎理解的方式。
信息解读仍靠用户自己:找到内容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筛选、理解、组合,还得自己来。
缺乏上下文记忆:每一次搜索几乎是一次“重新开始”,你的研究轨迹、兴趣点,搜索引擎并不会记住。
于是你常常遇到:
读了十几个网页才拼凑出一个答案;
找到内容了,但专业术语太多,看不懂;
有些问题其实你已经研究过,但搜索引擎不会“承接”你的上一次查询……
ChatGPT + 搜索 = 新一代的信息入口
这让我重新审视 ChatGPT 的价值:如果它能借助搜索引擎的强大数据源,是否能弥补它“胡编”的短板?
试想一下这样一个场景:
你输入一个问题,它理解你的语义,而非只抓关键词;
它从搜索结果中提取关键信息,自动筛选并组织结构化内容;
它总结冗长网页的核心要点,甚至按你的需求重写为“新手友好”版本;
它能记住你的上下文,不断迭代式地完善内容;
最重要的,它的“知识”不再只是模型训练时的数据,而是实时链接到真实且可信的网络信息。
这就不仅仅是一个“智能搜索”了,而是一个“智能内容助手”。
所以当微软将 ChatGPT 融入搜索引擎,我开始意识到,这种结合并不是简单的升级,而是一次质变——这是一个全新的搜索范式的诞生。
AI重构内容世界
从最初的质疑,到重新思考,我越来越觉得,未来我们对信息的获取、理解、组织方式,都会因为像 ChatGPT 这样的工具彻底改变。它也许不是“真理的搬运工”,但它是一个可以训练的“内容工匠”。尤其当它和真实数据源深度绑定之后,这个“工匠”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通义灵码 这个概念不仅会改变写代码的方式,还会重新定义知识工作者的日常。而搜索引擎,也许正在经历一次真正的重构,谁能最先完成这种融合,谁就可能主宰下一代的“信息入口”。
- 2025-03-16 强扭的瓜不甜:Windows自带AI功能可以预见将变鸡肋
- 2025-03-08 传统搜索引擎的未来发展前景:连接人与信息的兜底途径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最近发表
-
- 更换电脑系统后word文档出现"换行符"的解决方案
- ChatGPT关联域名有哪些?
- FastStone Capture 11.0:高速付费下载与激活
- AI真的可以代替创作者写文章创作内容吗?
- 手机曲面屏全面转向直屏是市场与技术的双重选择
- 中文语音输入法:让输入效率提升10倍
- 设置任意程序绿色软件或可运行文件开机自动启动
- Windows快捷方式:使用指定程序打开相对路径的任何文件
- 分享美区苹果账号解封过程:解除AppleID内购限制
- 解析wildcard虚拟信用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ChatGPT升级订阅Plus会员:解决无法支付的问题
- 边缘安全(https)加速:SSL证书无限自动续期
- 云电脑的发展历程:从Google电脑系统ChromeOS谈起
- 如何自签名私有SSL证书:稳定保持内网https访问
- 时间显示自定义:美化任务栏时间显示界面
- 纯净电脑监测软件:浮窗实时显示网速/GPU/内存/CPU等参数
- 微信精简版:删除电脑端微信的不必要功能
- 文件后缀名显示:快速调整隐藏与否的软件
- 服务器远程桌面连接软件:云电脑我为什么选择Mstsc
- 降低云服务器带宽消耗:控制远程桌面(MSTSC)流量
- 最新留言
-
- 因为windows系统本身的原因,是有多个地方存储开机需要启动哪些程序的。一般来说修改会先启动注册表的程序,然后是启动文件夹的程序,然后是计划任务的程序。如果对于启动的时间有特别要求的,比如要求系统启动的第一时间就需要启动程序的,这种一般修改注册表,如果是需要有一定延迟的,一般建议通过计划程序进行启动。
- 这个半自动选班是真的香啊,一边上班一边刷班,班越上越多了。全自动选班这个不能用电脑,不是很方便,综合看还是半自动选班这个香啊。阿里自动派班这个确实可以方便实现自动抢班,因为提交意愿之后,如果有班次就自动勾选了,只需要自动点击就可以了,但是自动点击的时候不能用电脑。
- 直接搜索引擎搜索「远程桌面协议(RDP) 带宽要求」,第一个结果就是。链接:/zh-cn/azure/virtual-desktop/rdp-bandwidth,请自行加上微软的域名。
- 其实我是比较好奇的,这个文章的第一张图的数据是在微软的哪一个页面,怎么一直都没有找到,是否方便提供一下。想了解微软官方对于服务器流量消耗的具体说明情况。
- 用自己通过服务器搭建的远程桌面办公,真的太舒服的,就是按照流量计费这个标准真的有点贵的,使用的连接工具肯定是远程的mstsc是最适合的,不存在任何兼容性问题。
- 省去太多重复的工作的,直接可以对特定网页设置监控,当符合条件的变化发生的时候,就可以自动收到提醒,真的好用。
- 这个设置真的是太方便了,因为我的主机在不同的时间里面接入不同的电脑屏幕,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屏幕设置不同的任务栏高度,这个设置直接就可以生效,无需进入复杂的系统路径进行修改了。
- 确实非常好用,我也是实现了半自动的抢班,但是没有能够实现全自动的抢班,但是一边上班一边可以自动刷班,我就已经很满足了。基本上每天能够刷到2个左右班次,其实和刷班的时长有关系,刷班的时间越长,相对来说刷到班次的概率就会越大。
- 「XHR刷新」这个确实非常的好用,通过设置自动点击,选择页面上的刷新按钮之后,就可以让软件模拟点击页面上的刷新按钮,而不是对整个页面进行刷新,刷新和监测的效率页有效提高,用了2个小时,确实非常好用的。
- 半自动选班实现了,但是全自动的没有能够实现,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非常感谢你分享的软件,你帮我了一个大忙。
- 确实非常好用,直接在网页选班的界面上设置随机刷新之后,等待网页有班的通知就可以了。相比之前的手动刷快太多了,而且因为是人工提交,因此完全不担心系统检测的问题。无论是刷新还是提交班次都是和纯人工一模一样的。
- 这个对于需要根据网页具体情况来执行下一步操作的太方便了,非常感谢你的分享,你帮助到了我,非常感谢。
- 终于可以自由调整工具栏的高度了,最重要的是可以调整图标的大小,这一点确实是在意料之外的。这样的话,整个任务栏看上去比之前清晰更多了。
- 终于找到了,一直使用云办公,每次断开桌面之后虽然大部分软件都是可以正常运行的,但是那些需要依靠实际的图形桌面才可以继续运行的软件就无法继续运行,这类软件需要有一个它认为的真实桌面存在才能够保持活跃的状态,非常感谢你的分享。
- 这个确实非常方便,每次调试的时候需要重启任务管理器。之前每次都是打开任务管理器,然后进入才能结束对应的程序进程,来实现重启。但是现在,这个程序可以直接放在桌面上,需要重启的时候只需要双击执行,任务管理器就自动完成重启,对于需要频繁操作的,绝对的福音,推荐。
- 「实测可用」通过双击软件断开Mstsc之后,远程桌面仍然保持连接的状态,不仅是远程电脑没有关机,而且远程电脑的图形桌面也就是虚拟的显卡仍然在继续运行,对于依赖图形桌面运行的「按键精灵」也没有退出。
- 致深爱的那个人
- 标签列表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